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6月25日发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许又声,中央统战部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健,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桑福华,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理论局局长汪连海出席了发布会,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主持人介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这部白皮书全文约1.4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首先,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许又声介绍情况。
许又声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百年探索和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推动建立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在我们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彰显出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规范政党协商、强化参政议政、完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白皮书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来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白皮书也强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能够实现利益代表的广泛性、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决策施策的科学性、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在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形成了通力合作、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在这一制度格局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巩固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其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无党派人士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参照民主党派来履行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搭建了重要平台。这次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三大职能的内容、形式、保障、成效等,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最好注解,也为世界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渐成熟,但中国不会停止探索前进的脚步。白皮书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继续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会照搬照抄别国政党制度模式,也不会将中国政党制度的模式强加于其他国家;中国尊重世界其他国家选择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愿意本着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加强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会解答了哪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来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世界上有的国家实行的是多党制,有的实行的是两党制,有的实行的是一党制,而中国实行的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称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请问这种新型的政党制度与别的制度相比有何特色以及优势?谢谢。
许又声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大家都知道,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世界政党制度具有多样性,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党制度模式。刚才讲了,我们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也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八个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在中国,应该说没有反对党,也没有在野党。在这一政党制度中,执政党和参政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应该说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能够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政党制度代表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为反对而反对,导致议而不决、社会撕裂的弊端。二是能够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地团结起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可以有效避免一党制缺乏监督、多党制恶性竞争的弊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世界政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也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大贡献。
讲到这儿,我就想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有一句名言,叫做“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七十多年来,中国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充分证明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最能抓老鼠的好猫。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取得了哪些成果,有哪些新的举措、新的亮点?谢谢。
张健
谢谢你的提问。中共十八大以来,着眼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进一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了顶层设计,在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都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
在理论创新方面,明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明确提出民主党派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等。这些理论创新,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政策创新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着重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在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参政党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在实践创新方面,应该说有很多,在这里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三点:
一是政党协商。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党协商更加规范有序。据我们统计,中共十八大以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等,一共是172次,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有37次,就国家的几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全局性问题,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商国是。
二是参政议政。在参政议政方面,更加精准有效。中共十八大以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意见建议。据我们统计有730多件,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党中央、国务院吸收,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民主监督。中共十八大以来,民主监督开辟了崭新领域,受中共中央委托,从2016年开始,八个民主党派中央用了5年的时间,对口八个中西部省区,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建议,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还将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们知道,政党协商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请问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是怎样开展政党协商的?谢谢。
桑福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你关心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关心政党协商。所谓政党协商,按照白皮书的定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党协商。这是白皮书对政党协商的完整规范定义。目前,政党协商内容明确、程序规范、制度健全、保障有力,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刚才你提到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白皮书里面都有很详细的阐述,大家可能刚刚拿到白皮书,还没有来得及认真看,下面我作一个简要的梳理,便于大家了解。首先我们看政党协商的内容,一共是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中共党代会和党内重要文件的制定、修改;第二方面,是宪法和重要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的建议;第三方面,是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第四方面,是关系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大问题等。大家都注意到这四个方面,都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重大问题。
关于形式,白皮书也讲了,一共是三种。第一种形式,会议协商,会议协商里还有专题协商座谈会、人事协商座谈会、调研协商座谈会,还有其他形式座谈会四种形式。第二种形式,约谈协商,中共负责人和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相互约谈,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协商、交换意见。第三种形式,书面协商,中共党委就一些重大事务,以书面形式征求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也可以书面形式,就一些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于你提到的,在实践中政党协商是怎么开展的,我想这一情况外界不一定很了解,所以感谢你的提问,有机会就这些情况给大家多作一点介绍。下面我以中央层面政党协商中的会议协商,是怎么组织实施、怎么开展的,给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梳理。一共是四个大步骤:
第一步,制定计划。每年年初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协助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政党协商的年度计划,提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审议通过之后执行。第二步,协商准备。中共中央统战部协助中共中央办公厅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协商计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实施。这里面准备工作很多,我举几种,一是要提前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集中阅读要协商的文件稿,对文件稿提前阅读,邀请起草组负责同志就文件稿进行解读说明,还要邀请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向党外人士通报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知情明政。还要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一些重大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行深入考察调研,这样有利于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加精准、更加务实管用。以上就是关于第二个环节的会前准备。第三步,正餐来了,就是会议协商。这里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央层面的政党协商会议,每年至少有七次,这七次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至少是四次,李克强同志一次,汪洋同志两次。此外,根据情况,中共中央还会委托有关部门主持召开各种会议,情况不同,十几次、二十次不等。会议的一般程序,是由中共中央负责同志就协商议题先作说明和介绍,然后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发表意见,进行协商讨论。第四步,意见办理。同样是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协助中共中央办公厅对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汇总之后,送给国家有关部门限期进行研究办理和落实,不能办理的,也要说明情况。因为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很好,但是眼下不一定具备条件,有些还需要深入研究论证,更具有可操作性。总之,不管什么情况,不能够在期限内办理落实的,都要说明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政党协商中的会议协商作的一个全流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有助于记者朋友们和社会各界对政党协商多一些了解。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作为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能否介绍一下人民政协在组织构成上有何特点?人民政协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有哪些机制性安排?谢谢。
汪连海
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你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关心。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其组织构成具有鲜明特色。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换届时委员不少于60%,常委不少于65%;各级政协领导班子中副主席不少于50%(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一下。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时,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有1299人,占委员总数的60.2%;担任政协常委的有195人,占常委总数的65%;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有13人,占副主席总数的54.2%。全国各级政协组织中,有41万余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和省级政协有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副秘书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也有一定比例的党外代表人士。
尊重和保障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权利,支持在政协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讨论协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全国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健全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机制,在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大会发言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中,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提出提案、提交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作出机制性安排,对以民主党派名义提交的提案、大会发言和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等认真办理、安排和反映。
在这里,我还想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2013年以来,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提交提案近3000件;提交大会发言525篇,其中口头发言81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3万余篇。这为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服务新时代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我想知道无党派人士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这个群体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当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张健
谢谢你这个问题。对于无党派人士,可能社会上有不少人有你这样的疑问,就是知道无党派人士,但是对于无党派人士的准确定义,或者说哪些人属于无党派人士,又似乎不太很清楚。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是不是无党无派的人士,或者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都是无党派人士?对于这个问题,在去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颁布,今年1月5日对外公开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里面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条例》中给无党派人士的定义是什么呢?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在社会上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这是对无党派人士定义的一个全部内涵。
怎么理解这个定义呢?应该说,无党派人士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政治身份,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们在多党合作当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都是无党派人士,他要在多党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承担重要的职能,那么他的基本职能是参照民主党派的三项基本职能,也就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
无党派人士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多党合作制度的共同缔造者,也是这一制度的重要参与者。比方说,历史上很著名的参加了文化抗战的郭沫若,提出了“精兵简政”议案的李鼎铭,还有“人民作家”巴金,以及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都是著名的无党派人士。他们有的在建立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在推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长期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重视支持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方说,在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者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中,都会邀请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我想了解一下,因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作为新型政党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请问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桑福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你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发挥重要作用情况的关心。多年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位置超脱等优势,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这些,在白皮书中都有很充分的展现。在这里,我再简要地作一个梳理,便于大家了解。他们发挥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
第一方面,建言献策、优化决策。多年来,他们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重大问题,积极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刚才我的同事张健主任在答问时已经讲到了,在参政议政的时候,他们围绕着“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包括近期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咨询。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发挥作用、服务社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推动和实施智力支边、兴校办学等,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在白皮书里也有。毕节是贵州曾经的一个深度贫困区,长期以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投身毕节试验区建设,为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组数字。多年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向毕节试验区共投入资金21.88亿元,协调推动项目2665个,培训各类人才28.78万人次,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学校200多所,援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235个。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毕节试验区共减贫675.28万人,1981个贫困村、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全市GDP突破了2020亿元大关。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事。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三十年如一日,倾力支持执政党,解决一个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问题,这样生动的场景,也只有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之下才能实现。这是第二个方面,发挥作用、服务社会。
第三方面,携手并肩、应对挑战。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的时候,各民主党派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捐款捐物、建言献策,很多同志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2008年汶川大地震暴发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超过5亿元,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再到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暴发之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万多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共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意见建议超过4000件,很多都转化为具体的决策。他们还积极地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51.08亿元。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所以,我们值得为中国的民主党派点赞,为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喝彩。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你们经常说民主党派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为什么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谢谢。
许又声
谢谢你的提问。前面我已经讲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为什么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呢?我想可以从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选择这两个角度来作个说明。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一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那么它的结果必然是分崩离析、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干不成。
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团结各民主党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创造了足以让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辉煌业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应该说,赢得了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各民主党派的选择。记得中国民主建国会原主席成思危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中国的政党制度就像是唱“大合唱”,总要有一个指挥。从历史和现实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我认为,成思危先生这段话是发自内心的,讲得也很好,非常中肯。
在这里我想明确的一点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也就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尊重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地位,各民主党派都有自己的章程、政治纲领和组织架构,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独立自主履行职能、开展活动。谢谢。
新华社记者
在七十多年的历程当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经验和启示有哪些?谢谢。
许又声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以来,我们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如你所说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七十多年来团结合作,应该说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概括起来,重点有这样四条: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刚说的,这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最鲜明的特质。刚才说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各民主党派的选择。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我们说,多党合作因共识而生,因共识而进。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该说,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
第三,扎实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这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制度更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是以宪法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文件和各民主党派共识性文件为准则,全面系统地规范了多党合作的各项工作。比如刚才桑福华局长介绍的政党协商当中,有很多制度性的规定,非常规范。有了这些制度性的规定,促进了我们多党合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有力地提升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效率。
第四,着力提高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水平。这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主体,要更好地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和作用,既要加强我们执政党的建设,也要加强参政党的建设。只有在自身建设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才能不断地提升多党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谢谢你的问题。
(文字来源:新华网文字实录)